关于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
(序号6)整改完成情况的公示
一、反馈问题
部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个别地方和部门对群众信访投诉重视不够,办理不及时,导致问题长期存在。武汉市历次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督察“回头看”共交办群众信访投诉3017件,截至2023年8月,已办结2994件,还有23件未办结,主要涉及交通噪声、垃圾中转站异味、商混企业噪音粉尘、湖泊生态环境、侵占绿地、建筑垃圾等方面。本次督察期间,共受理转办群众投诉346件,督察组对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抽查,发现群众投诉主要集中在餐饮油烟、交通和生活噪声、房前屋后的小微水体黑臭、摊贩环境脏乱等城市管理方面。如江岸区兴业南路金桥卫生院通往地铁站路段摊贩油烟扰民,幸福明渠异味扰民等;江汉区南国中心二期商业区楼顶风机噪声和油烟扰民问题长期未解决,唐家墩万科公园旁建筑垃圾中转点扬尘污染严重等;硚口区金地悦江时代小区朗湾和骊湾区垃圾桶露天堆放转运,古田二路长丰桥噪音扰民等;武昌区七四三五工厂炮台后多家餐馆油烟排入污水管网、含油废水漫溢等;环球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四新连通渠与芳草溪虽进行了治理,但水质仍呈轻度黑臭等。
二、整改目标
确保督察交办信访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整改措施
(一)强化对信访件办理的调度,压实各信访件办件单位办理责任,举一反三,有力推动环保督察信访件的办理,推动同类问题有效解决。各办件单位规范办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梳理排查,防止问题反弹,同时积极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及时化解矛盾。
(二)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对四新连通渠进行清淤,削减底泥污染释放,对四新连通渠存在溢流风险的排口进行智能分流井改造,有效控制初期雨水及面源污染;对相关港渠采取生态流量补给、曝气造流、微生物菌剂投放等生态措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巩固提升港渠水质;加强港渠沿线管网排查,对发现的问题随查随改;加强日常巡查管护,加大港渠水质监测频次,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处置。
四、整改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政治自觉、严肃政治态度抓好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工作,坚决改、彻底改、改到位。各办件单位积极担当作为,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以过硬举措、务实行动推动环保督察信访件问题全面彻底整改。强化标本兼治,坚持举一反三,不断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积极争取群众理解支持。
(二)已完成连通港(信访件所述四新连通渠)和芳草溪清淤工作,连通港累计清淤81773.37立方米,芳草溪累计清淤1800立方米。完成连通港智能分流井建设,完成连通港45套曝气设备,芳草溪15套曝气设备建设,并保持智能分流井、曝气设备正常运行。根据“水务通”APP动态掌握连通港、芳草溪适时水位,根据水位变化情况及时通过墨水湖连通港闸、总港闸对港渠实施生态补水,保持港渠生态水位。在夏季蓝藻易暴发期间,采取除藻船打捞、投洒生物菌剂等方式有效控制蓝藻水华发生。完成芳草溪上游一处混错接点位改造,完成四新北路进芳草溪雨水排口改造,建设截流设施,大幅消减雨季面源污染。压实巡查责任,区水务和湖泊局工作人员全年共巡查芳草溪96次,连通港80次,发现问题立刻督促运维单位整改。加强日常巡查管护,芳草溪累计清理438立方米、连通港累计清理876立方米渠面漂浮物。对连通港、芳草溪每半月开展一次第三方水质监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标。
现将该整改任务的整改完成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5年1月8日-2025年1月21日(10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27-84269973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