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国际

对区十六届政协第三次会议第32号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兰亚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的建议收悉,感谢对养老工作的关心,作为该议案的主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11月30日,环球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户籍人口数611039人,60岁以上户籍人口数148314人,80岁以上户籍人口数16078人,人口老龄化比重为24.27%,较十三五末期增长了0.55个百分点,全区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更加有力、有效、有温度的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探索更加均衡、优质、可持续的养老服务,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新环球国际 ”目标定位,做实做优养老服务格局,加快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匹配、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可及的养老服务,稳步提升我区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主要举措

1.以社区养老设施为依托,兜牢“三个圈层”养老服务。将全区1973名失能独居、重病重残及有特殊需求的老人作为“第一圈层”,建立一人一档,发挥12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用,由运营机构全面开展上门服务,为第一圈层以及第二圈层即高龄老人提供上门关爱、助餐助洁等精准精细服务,统一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实现“服务找人”。以养老顾问、养老服务设施为依托,为老人及其家属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下单和服务评价等功能,畅通“人找服务”渠道。通过优化升级区级养老信息平台,实现服务全流程智能化监管,依据服务人员当月提供上门服务次数和服务满意率确定星级,统一考评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2.以街道养老综合体为载体,建设群众身边的“托老驿站”。以政府提供场地、社会化运营模式,每个街道至少新(改、扩)建1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和对下指导功能的街道级养老服务综合体,至少打造1个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的日间托老驿站,精准对接辖区内老年人养老需求,推出有特色亮点的服务套餐,方便自理、半自理老人就近就便养老,形成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日间照料模式。

3.以区社会福利院为龙头,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照护服务。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公益性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集中照护需求的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兜底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养老试验积极探索智慧化养老应用场景。发挥区社会福利院、太保家园·国际颐养社区、招商观颐之家武汉颐养院医养康养功能,打造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教学”五位一体的“医养康护教”高品质养老机构,创建一批高星级养老机构。提高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民营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鼓励其提档升级、丰富功能,提供临终关怀、失能失智专业照护等服务,从场地安全、人员素质和运营规范方面提高养老服务品质。

二、工作成效

1.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建立。截至目前,环球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共有25家养老机构,其中1家公办,24家民办,五星级养老机构1家,四星级养老机构2家,市级街道养老综合体5个,太保家园·国际颐养社区体验馆已于2023年11月开业,将于2024年7月完成备案;120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其中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57个,嵌入式服务网点46个,中心辐射式服务网点9个,省级养老综合体2个,老年人供餐点6个。

2.养老服务主体不断壮大。引进市康养集团、安福星、九如城等16个养老服务企业在环球国际 注册,招商集团、楠山康养、长江物业等大型企业开展养老服务。共培育22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机构,其中5家获连锁化运营一次性奖励,参与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和特殊困难老人上门服务的企业6家。

3.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利用区级养老信息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建立起环球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老年人基本信息库,每周至少为第一圈层老人开展陪聊陪诊、助餐助洁等精准精细服务,走访第二圈层老龄失能老人,强化关心关爱,引导第三圈层自理老人参与社区治理。11个街道均设有社区日间照料室,为有日托需求的老人提供照护服务。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在全区范围内选取部分社区开展养老志愿服务试点工作,借力街道社工站、社区社工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孵化培育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建养老志愿服务团队,推动养老志愿服务的多元化、规范化、长效化,重点围绕养老服务项目制度、主体资源库、需求发布响应、激励监督机制等方面,探索打造养老志愿服务体系,指导各试点社区梳理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典型案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养老志愿服务品牌。

      

                           环球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民政局    

                                   2024年7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问卷调查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

区长信箱

意见征集

问卷调查

智能问答